

玉雕大師湯繼文
湯繼文:字穿石,1962出生,徐州人,自幼學習繪畫,1978年從事工藝美術、玉、石設計雕刻至今。先后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柳家奎,柳朝國為入室弟子;得到原(中國輕工業部),朱培初老師,中國工藝美朮大師,王樹森、喻湘漣、王木棟、宋建國,郭石林,等前輩的悉心指導。并向中國工藝美朮大師高毅進,于雪濤,張鐵成,田健橋長期請教學習。
擅長雕刻:人物、動物、山子雕、花鳥、器皿、雜件。雕刻有大、中、小擺件、把玩件,掛件類。
1985~1986年先后在浙江美院雕塑系、無錫市惠山泥人雕塑研究所進修學習。
1992年成立徐州天工坊玉石雕刻工作室。其作品兼收并蓄、用材廣泛、格調高雅、造型優美、做工精致,重傳統、求創新,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及創意,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
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注重玉雕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形成了獨到的玉雕理論。自1978年從事玉(石)雕刻以來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
2017年作品入選喜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郵冊出版發行。數篇論文在中國文聯及相關核心刑物出版與發表。
【榮譽】
江蘇省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一級)高級雕刻師
中國玉石雕藝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朮學會玉雕專業委員會會員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會員
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中國著名玉石雕刻大師,江蘇有限電視電影頻道(文化江蘇.欄目推薦)
江蘇省玉雕大師
江蘇省玉雕藝術大師
江蘇省著名玉雕藝術家,江蘇有線電視.電影頻道(文化江蘇.欄目推薦)
徐州市賈汪區第八屆政協委員
徐州市賈汪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第一批收錄國家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庫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江蘇省寶玉石協會副會長
江蘇省珠寶玉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江蘇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駐徐州辦事處副主任
江蘇省首屆人才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徐州市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徐州市玉文化研究會會員
徐州市工藝美術中級職稱評委
徐州玉石雕刻藝術家協會副會長
徐州市賈汪區新聯會藝術家分會名譽會長
中國玉雕大師網最佳口牌玉雕大師
中國玉雕大師網專家委員會委員、顧問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岫玉作品《舞樂女》、《持扇仕女》榮獲“國家、省級玉雕比賽”第二名,第三名;
2012年,新疆彩玉作品《古道駝鈴》榮獲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銅獎;
2012年,新疆彩玉《群雞圖》榮獲“中國海派玉雕藝術大展、第五屆玉石雕神工獎”銀獎;
2012年,新疆彩玉《螳螂捕蟬》榮獲“中國海派玉雕藝術大展、第五屆玉石雕神工獎”銀獎;
2013年,新疆彩玉作品《螳螂捕蟬》榮獲“中國第三屆東方工藝美朮之都博覽會”最高獎“迎春花獎”;
2014,黃玉作品《長眉羅漢》榮獲“第四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
2014年,黃玉作品《長眉羅漢》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暨第二屆(億豐杯)玉雕大獎賽”金獎;
2015年,白玉作品《東方之珠》榮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
2015年,新疆彩玉作品《濟公活佛》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
2015年,黃玉作品《長眉羅漢》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015年,白玉作品《東方之珠》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
2015年,《長眉羅漢》榮獲江蘇省(藝博杯)工藝美術大獎賽金獎;
2015年,白玉作品《東方之珠》榮獲“第五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
2016年,黃玉作品《敦煌神韻》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016,翠玉作品《生生不息》榮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
2016,新疆彩玉作品《鳥語花香》榮獲中國玉石雕刻第六屆陸子岡杯金獎;
2017,和田籽料作品《霸王別姬》榮獲中國玉石雕刻第七屆陸子岡杯金獎;
2018,和田玉籽料《立式觀音》榮獲中國玉石雕刻第八屆陸子岡杯金獎。
玉雕是一門特種工藝和藝術門類,創作模式,設計原則到藝術風格都與它所需玉材來反應生活,通過感受和審美理念的造型藝術來表現,而玉材特性形狀各異,堅硬、質脆、光澤透明、色彩豐富、且表里不一,質地變化多端,決定了玉雕創作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則,任何一種玉材都必須遵循“因材施藝”,在玉雕創作過程中善于利用“S”形線來體現作品的動感于線條的流暢,“S”形線在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也稱陰陽線,它是線條美的表現之一。
另并用以“視錯覺”,所謂“視錯覺”在玉石雕刻作品具有圓潤豐滿,玲瓏剔透等特點,由于玉石材料昂貴,所以在設計制作時總是“物盡其用”即使疵差之料,也力求“變瑕為瑜”。各種玉材的不同質地,色彩、紋理的限制造成了玉雕“適形造型”的設計特點。其中視錯覺的運用就是材料不能滿足設計思想和意圖的需要時,起到彌補不足增強表現力。